长沙简牍博物馆推出“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李斯武则天司马光书法亮相
长沙晚报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管震)今日上午,长沙简牍博物馆和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书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美庐展厅拉开帷幕。该展以中原地区巨碑名志拓片为主要展品形式,力图展现拓片本身蕴含的历史性、人文性、工艺性,观众从中可感受浑穆深厚的中国书法文脉,体味碑刻书法的精湛技艺。展品中,秦代李斯、唐代武则天、宋代司马光等名人书法纷纷出现在拓片上,引人关注。
本次展览布展陈列以碑刻的时代顺序为主线,共展出上至商周下至明清的甲骨、青铜器、碑碣、墓志、画像石和摩崖刻石等种类丰富的金石拓片共196件。包罗广泛,多有张廷济、吴大瀓、罗振玉、容庚、吴湖帆、张伯驹等名家旧藏。其中名碑精帖有:秦代《峄山碑》传为秦代李斯篆文所作,汉代《张迁碑》为汉隶名碑,唐代《升仙太子碑》乃武则天亲书,《颜君庙碑》碑额由李阳冰篆书,碑文乃颜真卿亲书;《富弼墓志铭》墓盖由司马光亲笔篆书,铭文由翰林学士孙永楷体书丹。这些与名人相关的清晰拓片系首次在湖南展出,当中一些拓片原碑已毁于抗日战争,不存于世。
此次简博展出的碑帖,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且篆、隶、行、楷、草各种书体齐备,皆为名家大作,书迹各异,风格纷呈,充分彰显了传统金石拓本艺术之美、书法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之美。
湖南著名书画家陈新从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中发现,“万户”“门”等字的书写已与今天的简化字无异,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文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和书法审美意识转换的轨迹。陈新提醒,湖南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本次展览。
在今天的展览开幕式上,还特设了“魏碑文化赏析”知识讲座和“金石拓文”拓片制作技艺教学活动。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表示:“通过今天的展览,我们希望向长沙市民展示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源远流长,更希望追随先人足迹,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
“书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展期从今日起持续至2月10日,为免费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