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内蒙古美术作品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展出
“草原之风”从北吹来
长沙晚报10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近日,“风从草原来——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草原画派’油画邀请展”两大展览同时在李自健美术馆展出,这是内蒙古画家作品首次大规模南下来湘展出。两大展览都将持续至11月1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展现浓郁“草原之风”
此次来湘的内蒙古文联副主席艺如乐图介绍说,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疆,地域辽阔,文化积淀深厚,草原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以多元化、大众化、生态化、艺术化为主要特征的优秀草原文化。内蒙古美术根植于此、发祥于此、闻名于此,这使得内蒙古美术的整体面貌独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伴随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的发展历程,内蒙古美术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精进,在题材内容、思想立意、创作技法、风格样式和艺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尤以展现草原风貌、描绘草原特色、抒发草原情怀、讴歌草原新时代图景的作品最令人瞩目,成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美术繁荣的一股强劲民族美术力量,浓郁的“草原之风”以坚实丰满、饱含激情的艺术脉动遍及大江南北。“此次来湖南,我们感受到了长沙城的美丽与长沙人的热情。正如展览名称‘草原之风’所言,希望这股风是交流之风、友谊之风。”艺如乐图说。
内蒙古美术馆始建于1957年,是当时仅有的四个省级美术馆之一,多年下来积累了丰富的馆藏作品。“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心挑选了117件作品带给湖南观众,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包括靳尚谊、詹建俊、陈丹青、罗中立、杨飞云、徐里、朝戈、韦尔申等一批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的真迹,呈现出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体的绘画创作面貌与内蒙古美术发展轨迹。
草原文化融合现代艺术语言
“内蒙古‘草原画派’油画邀请展”展出了16位画家的154件油画作品。德高望重的老画家王延青、燕杰的展出作品功底深厚,饱含激情,草原风情的独到表现,赋予人们强烈的视觉美感;李波、砂金、王治平、苗景昌、赛音朝格图、哈斯乌拉、格日勒图等艺术家的作品充满活力,张力十足。他们都是“草原画派”的核心力量与生力军。
说到“草原画派”,此次来湘的内蒙古美术馆原馆长王延青特别提到了妥木斯先生。2012年,妥木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了工作室,形成了一个老中青三代结合的艺术创作集体,他们抱成一团,相互激励,潜心创作,在把内蒙古草原文化与现代艺术语言相融合的艺术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李自健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对妥木斯早有耳闻,但对“草原画派”知之不多,直到自己去内蒙古采风时才对这一画派有了深入了解。这两大画展原计划今年5月举行,但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如期亮相,让当时被困摩洛哥的他深感遗憾,好在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湖南观众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面对内蒙古美术,感受内蒙古艺术家们真情描摹草原景象、刻画草原人物、讲述草原故事、吟诵草原情思、解读草原印象的情怀。未来,两馆将共建常态化合作,为两地文化交流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国庆、中秋假期,李自健美术馆将正常开放。